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米子川副校长参加《我的百年家族史》课程集体备课

日期:2025年03月05日    点击数:

2月28日下午,山西省一流课程《我的百年家族史》社会实践课程教学集体备课会在统计学院会议室举行,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米子川参加集体备课活动。



在集体学习环节,课程团队共同学习了《求是》杂志2025年第3期发表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米子川强调,课程全体成员要深入学习研究习近平总书记这篇重要文章,在课程讲解中做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的重要论述的正确阐释,要正确引导青年大学生深刻理解家庭、家教和家风在人生健康成长中的积极意义;要进一步提高站位,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高度,从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高度,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要在课程讲解和调研实践中强化理论学习,注重深入挖掘尊老爱幼、妻贤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耕读传家、勤俭持家,知书达理、遵纪守法,家和万事兴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让家庭的精神力量和精神财富在学生成长中发挥更大作用。

在交流研讨环节,课程团队成员结合《我的百年家族史》社会实践课程教学实际,针对授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展开深入交流,围绕如何将家族史与“四史”教育紧密结合、课程的背景与意义、调研方法的普遍性与针对性应用、调研报告的写作方法与技巧、家族史的选题方向、原始数据的收集处理方法等内容进行充分研讨,为课程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了新的方向。

最后,作为项目发起人和主讲教师,米子川教授谈了自己的授课经验与指导学生完成家族史调研的几点体会:一要以家族史教育为切入点,深入了解学生的成长背景和思想动态,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借助家族史调研全面掌握学生的家庭环境、成长经历及价值观,切实做到因材施教、靶向发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二要以家族史教育为纽带,促进学生与家庭的情感联结,引导学生感悟代际传承中的精神力量,实现自我成长。通过梳理家族史,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家庭成员的成长历程与价值观念,汲取优良家风家训,增强家庭认同感,为个人成长注重精神动力。三要以家族史教育为载体,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筑牢家国情怀与理想信念的根基。通过家族史教育,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个人与家庭、与社会、与国家的紧密联系,深刻理解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紧密相连,进一步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我的百年家族史》课程是山西财经大学统计学院从2014级本科生开始推行的融合思政教育、专业思维和学生成长为一体的综合性社会实践项目的学理化延伸,旨在激发大学生浓厚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家国情怀,启迪大学生从家庭的历史变迁中透视大国的时代巨变,对提高青年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帮助青年学生茁壮成长具有重要意义。2019年该主题社会实践活动成为山西财经大学入选教育部“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示范项目《山西情·中华魂·奋斗行-聚焦“山西文化”培育红色新青年》重要内容。2022年,《我的百年家族史》案例成功入选全国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同年《我的百年家族史》社会实践课程被认定为山西省一流课程。2023年,由米子川副校长牵头的“以家族史调研构建思政教育新格局—《我的百年家族史》调研项目的创新与实践(2014-2023)”获山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经过十年的坚守和探索,先后十多名教师、专职辅导员和党务工作者投身其中,3000余名学生完成百年家族史调研,积累各类调研报告、感悟心得等一手材料近300万字,形成优秀报告汇编12册。

通过三年的教学实践,本课程的授课主题不断丰富,管理制度不断完善,课程建设日臻成熟,进一步推动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深度融合,学生在实践中接受教育、增长才干、促进成长,充分发挥了实践课程立德树人的积极作用。(统计学院 郜芬供稿)


【关闭】
版权所有-山西财经大学统计学院